安心复工,测温先行|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抗疫”必备!
随着各地迎来大规模返程复工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刻商汤科技推出“AI无感测温”——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现已在京沪深等重点城市部分地铁站、校园、社区完成部署。
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创新地将AI技术应用到热成像测量当中,打造由商汤星云系列智能测温筛查终端、热成像摄像机、黑体和智能测温筛查系统组成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让防疫工作的开展更高效、更精准!

在返程复工潮期间,各交通枢纽、工厂,甚至是办公写字楼就已经开始实施全程测温,工作人员使用测温枪进行人工检测,人流量小的时候还好解决,但如果是早、晚高峰也这么一个一个测,不仅效率低,近距离检测与人流聚集,还会提升疫情传播的危险系数。
特殊时期,快速检测体温、准确锁定高温人群,对有效实现疫情防控很重要。而如今不少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都有了这么一套设备:只要人们走过红外摄像头,电脑系统就会马上显示每个人的体温,响应效率可达成每秒 10人的高速检测,测量灵敏度精确至±0.3℃。
这便是商汤科技利用领先的人脸识别算法和热成像智能测温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推出的“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主要包含区域通行模块和出入口通行模块,可实现对人员体温、口罩佩戴以及人员身份等多个方面的识别和管理,并能将实时信息统一展现及存档,助力打赢这场防控战。
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的区域通行模块,可在以上多种场景下实现非接触式筛查,实现高温、未戴口罩异常事件告警和人员识别,提高公共场所高温人群检测速度,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也提高了人员通行效率。同时,可将往来人员实时信息进行存储和展示,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区域状况,让城市更便利、更安全。

在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中,系统通过热成像摄像机对行人的额头温度进行测量,可快速在人群中自动检测到体温超过37.3°C的人员,并产生声光/弹窗提醒,工作人员可进一步使用医用体温计做二次测量后在智能管理系统中做复核确认。
同时,该系统还支持未戴口罩人员识别提醒等,并可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高精度识别出人员身份。通过上述方式,为管理人员提供往来人员体温、口罩佩戴情况以及人员身份等全方位的防疫信息辅助。

相比纯红外成像的设备优势何在?
纯红外热成像设备并不探测人的样貌,对观测者来说不够直观,对于疑似发烧者存在难以确定身份的问题。目前在不少公共场所中,能看到的大部分是红外纯热成像的,有的甚至连测温显示都没实现,无法实现高效管控效果。
1.高精度体温异常人员筛查
商汤AI算法融合了红外成像和可见光成像技术,基于商汤高精度的人体温度平滑模型,可有效减少热成像相机温度漂移问题,实现±0.3℃以内的行人额温测量精度,并可进一步降低测温系统对于黑体的依赖,从而在某些无法使用黑体的场景中确保应用效果的可靠性,满足疫情防控初步筛选疑似患者标准。
当检测到疑似体温超过37.3°C的人员时,系统会及时抓拍并进行声光和弹窗提醒,便于进行二次核验。

2.每秒10人测量的高效通行
在处理速度上,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丝毫不影响被测量人员行进,可实现每秒 10人的高速检测(摄像头采集频率达到每秒 25 帧),这样一来,人流量较大的场景在 AI 系统的辅助下,仅需 1 名工作人员就能够管控现场,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除了速度快,还有更大的适用范围,这套系统支持大于 3 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出现疑似发热人员会自动报警。
3.未戴口罩人员实时告警
基于高精度算法模型,系统可识别出未佩戴口罩的通行旅客并提示,检出率高于99%,在各种公共区域测温筛查和防疫防控的场景下,可有效降低现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筛查抓拍记录随时查询
AI技术的应用也让防疫工作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测温结果及抓拍记录都可自动保存,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索和查询,并帮助追踪体温异常人员和密切接触者。
AI无感测温在上海交大徐汇食堂完成部署
出色的防疫系统外加高效的部署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响应这次紧迫的防疫战。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的区域通行模块不仅可独立部署,快速上线,同时也支持通过API接口与现有业务对接,与上层应用直接打通,让“智慧防疫”快速落地。

无论是机场、车站、地铁、学校、办公楼宇、小区,疫情发展的当下,商汤科技正在用领先的AI能力,为多种场景实现AI无感测温,协助提升体温异常人员检测速度,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为人们带来多一份安心。